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

合歡山6種苔蘚簡介

合歡山森林遊樂區海拔高度在2900~3421公尺,日夜溫差大且潮濕多雨,非常適合苔蘚生長,因此在道路兩旁或是林道邊,都可以看到生長茂盛的苔蘚族群。臺灣高山苔蘚與日本、中國西南地區及北溫帶地區關係密切,而仗著合歡山交通便利,不用辛苦地走登山步道,也可以在路旁觀察到高山的苔蘚。大多數的苔蘚產孢的時間都是在春秋兩季,因此建議對苔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這兩個季節上到合歡山,可以觀察到更多苔蘚的形態特徵。這邊僅就合歡山路邊可以觀察到的6種苔蘚做個簡單的介紹。

珠苔 Batramia halleriana Hedw.

苔類(Moss)/ 珠苔科(Bartamiaceae)/ 珠苔屬 (Bartramia)
通常生長在高山有遮陰的岩石上。
族群呈叢狀生長;植物體直立,不分枝或少分枝,基部常具有許多褐色的假根;葉線狀披針型,常呈鐮刀型彎曲;上部葉緣鋸齒狀;葉基分化;中肋一條達尖;蒴柄短,使蒴不伸出至雌苞葉外;蒴球型。
標本編號:K.-Y Yao 5773



鱗葉折葉蘚 Diplophyllum taxifolium (Wahlenb.) Dumort.

蘚類(Liverwort)/ Scapaniaceae(合葉蘚科)/ Diplophyllum(折葉蘚屬)
生長在高山土上。
族群呈墊狀生長;植物體匍匐,不分枝或稀疏分枝;葉2裂,呈折合狀,具假中肋,葉緣不規則單細胞的齒;葉中央細胞方形至矩形,細胞壁不加厚。
標本編號:K.-Y. Yao 5774



塔苔 Hylocomium splendens (Hedw.) Schimp.

苔類(Moss)/ Hylocomiaceae(塔苔科)/ Hylocmium(塔苔屬)
通常生長在針葉樹林下的岩石或腐植土上。
族群呈點貼行生長;植物體匍匐,新芽每年從主莖上生出然後形成新的分枝,因此生長成一階一階的羽狀分枝;莖上具許多鱗毛;莖葉卵形,先端長尖彎曲;中肋兩條,約葉的1/2長;葉細胞線形,在葉背具前角疣。
標本編號:K.-Y. Yao 5772



疣小金髮苔 Pogonatum urnigerum (Hedw.) P. Beauv.

苔類(Moss)/金髮苔科(Polytrichaceae)/小金髮苔屬(Pogonatum)
此種在臺灣的高海拔地區常見,常生長在路邊或步道旁向陽的地方。
族群呈叢型生長;植物體直立,不分枝或少分枝,下部較老的部分略帶紅褐色;中肋一條,達尖;葉具櫛片,櫛片先端細胞厚壁且具疣;蒴帽憎帽狀,具毛;蒴齒40-55個。
標本編號:K.-Y. Yao 5767



灌叢砂苔 Racomitrium ericoides (Brid.) Brid.

苔類(Moss)/紫萼苔科(Grimmiaceae)/砂苔屬(Racomitrium)
此種為高山常見物種,通常生長在岩石上,向陽的地方。
族群呈叢型生長;植物體直立多小分枝,上部呈黃綠色,較老的部分常呈褐色或黑褐色;中肋一條,達尖,葉尖具白色毛尖;葉中央細胞的細胞壁呈波浪狀加厚,具多個疣;葉基細胞分化;蒴直立,長筒型。
標本編號:K.-Y Yao 5765



北方捲葉苔 Ulota crispa (Hedw.) Brid.

苔類(Moss)/ Orthotrichaceae(木靈苔科)/ Ulota(捲葉苔屬)
通常生長在高山的樹幹上。
族群呈墊狀生長;植物體直立,不分枝或少分枝;葉乾燥時強烈扭曲,有水份時平展,卵披針形;中肋一條,達尖;葉中央細胞圓方形,每個細胞具1-2個疣;葉基細胞分化,矩形至長矩形;蒴帽具長毛;蒴長圓柱形;蒴齒八對。
標本編號:K.-Y. Yao 5770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